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價差交易, 配對交易與統計套利 Pair Trading and Statistical Arbitrage

套利 arbitrage 是一種很特殊的交易策略, 假設 A 商品在甲市場賣10元, 在乙市場賣5元,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甲市場用10元賣出這個商品, 同時在乙市場用5元把商品買進來. 當交易完成之後, 我們手上並沒有任何 A 商品的存貨, 但是平空多出了 5 元獲利. 這種無風險的交易策略, 稱為套利.

現實生活中, 套利是很難有機會存在的. 即使有套利機會存在, 持續的時間和可以交易的量也不會太多. 假設上述的例子存在, 而且只有你一個人發現套利機會, 當在甲市場賣出乙市場買入時, 甲市場裡的A商品價格會下跌, 而乙市場會上漲, 過不久就會把兩個市場的價差拉近而沒有套利的機會.

即使兩個市場仍有價差存在, 如果交易的成本比價差還大, 那也是沒有套利機會. 假設把 A 商品從乙市場運到甲市場需要運輸成本6元, 那麼從乙市場買進再送到甲市場賣出的總成本需要11元, 低於甲市場的市價, 這樣子套利仍無法成立. 證券和金融商品的交易成本主要是手續費和稅.

另外也有多種商品組合的套利. 例如相同期貨不同到期日之間的套利, 以及買權/賣權/現貨的套利組合. 越是不成熟的市場會有越多套利機會, 反之越成熟交易量越大的市場即不容易有套利機會.

套利交易並非不可能存在. 要在現實生活中擁有套利機會, 通常要從幾個方向著手:
  1. 交易成本要比別人低
  2. 套利機會搜尋要比別人廣
  3. 執行速度要比別人快
如果系統夠快, 成本夠低, 套利並非不可能. 但畢竟是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類似套利的價差交易經常也是很有效的交易策略, 不過這些應該不能稱之為套利, 因為套利的定義應該是完全無風險的交易, 而價差交易並非無風險, 只能算是有買保險的交易策略, 或是稱為 covered trading.

簡單的 covered trading 只包含兩個商品, 將兩個商品視為相同的產品, 當兩個商品的價值一個偏高, 一個偏低時, 執行買低賣高的進場交易; 等到價格回復為正常關係時, 再反向出場. 這種交易又稱為配對交易 pair trading. 複雜的配對交易可以是兩個投資組合, 每個投資組合都包含一個以上的商品.

配對交易並不是使用同一商品一買一賣, 所以要執行配對交易時, 要先決定什麼是兩個商品的正常關係. 許多人因為沒有適當的工具, 通常都把兩個商品用一個比例來表示正常關係, 例如台積電是聯電的幾倍, 或是台指期是摩台指期的幾倍等等, 這些都不是很正確的做法. 比較好的做法是用統計的方式求得一個精確的數字, 進出場的時間點也是用統計方法把偏離正常關係的量找出來, 當偏離正常關係大於一定程度時, 我們就可以假設這個價格關係會回到我們所計算的正常關係, 依這個假設所進行的交利就稱為統計套利 Statistical Arbit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