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夯的新聞, 當然是吳育昇的緋聞案, 再來是兩岸簽署MOU, 再來是APEC, 再來是歐巴馬訪問中國. 說實在的, 重要性剛好是倒過來. 可見新聞的重要性是與媒體的版面成反比.
兩岸的金融交流跨出一步, 雖然離正式簽署ECFA還不知道要多久, 但應該也算是對病入膏肓的金融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大多數台灣的金融業想要前進大陸已經等了十幾年了, 對於開放大陸市場都是採取贊成的態度. 能多賺錢當然很好, 但是到底有誰能受惠? 誰會反受其害呢?
當開放金融業赴大陸投資後, 最大的衝擊應該是台灣的金融從業人員. 未來金融業不太可能在台灣增加投資, 因為不管錢再怎麼多, 丟到大陸去永遠都不夠. 市場規模和預期成長都是中國優於台灣, 在這種狀況下, 很難想像有誰會再投資在台灣. 台灣的金融業將會從十幾年來的過度競爭逐漸萎縮甚至是演變成低度競爭的狀況. 或許有一些大陸的金融業者會來台灣設立分支機構, 但能有多少呢? 他們為什麼要來呢?
在金融的專業能力上, 台灣擁有絕對的優勢. 過去因為對大陸市場的不熟悉, 金融業人員跟對岸有接觸的並不多. 但是在開放之後, 人員的往來更加頻繁, 過去對岸工作的人一定會大幅增加. 目前已經有很多考照團是到大陸考當地的證照, 未來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金融業將會是下一波的產業出走潮.
我贊成金融開放, 但是時機已然太晚. 現在大陸的金融機構比台灣的大得多, 台灣金融業實在沒有辦法取得競爭優勢, 所能搶的只剩台商的生意. 要說有誰能獲得最大的實質獲益, 大概是金融業的大老闆吧.